欢迎访问“环保职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平台”!
  • 生物物种保护管理

  • 生物物种保护管理 生物物种保护管理
  • 预计课时:20课时
    开课时间:2022年6月1日
    产品有效期:一般为考试结束后一周

关于举办国家碳排放管理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招生简章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17 号)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的“紧跟新技术,建立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职业标准开发工作”要求,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经征集、论证、书面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遴选确定了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信息。碳排放管理员是本次发布的 18 个新职业中单独的绿色职业。

一、碳排放国家新职业标准释义

1、碳排放管理员的基本定义

碳排放管理员定义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编码为 4-09-07-04。

2、碳排放管理员的主要工作任务监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现状;统计核算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数据;核查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情况;购买、出售、抵押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权;提供企事业单位碳排放咨询服务。

3、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工种

民航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核算员、碳排放核查员、碳排放交易员、碳排放咨询员等工种。

二、碳排放培训的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2035 年远景目标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企业亟需掌握相关碳排放技术、熟悉政策标准,能胜任碳排放规划、核算、核查和评估工作的技术人员,“碳排放管理员”新职业应运而生。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目标不仅伟大,难度也特别高。随着国家“双碳”目标工作任务的部署,加强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做好碳排放管理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从事碳排放管理员、对碳排放管理感兴趣的相关人员等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养碳排放管理行业的高、精、专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够组织、协调、碳排放行业各项工作的管理人才,不仅熟练地掌握行业的基础知识、营销策略等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熟悉“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完善业态发展的技术技能,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和国际环保话语权竞争提供高素质人才。

三、碳排放项目的培训对象

1、从事碳排放管理行业的投资者;

2、从事碳排放管理行业的经营者;

3、从事碳排放管理行业的服务、营销的各类人员;

4、碳排放管理行业的管理人员;

5、环境评测相关行业的人员;

6、水文监测行业的相关人员;

7、纳入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控制排放企业的相关碳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电力、能源管理相关人员;

8、金融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环保公司,电力交易公司等技术支撑机构相关人员。

有意向对碳排放领域、碳中和管理、用能管理等相关领域了解的工作人员。

四、碳排放培训的课程设置

根据碳排放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在全国开展“碳排放管理师”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采取以线上培训为主,辅以直播,同时可能在各省市的授权单位自行开展线下培训、高级研修班等,学员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可申请获得《职业技能培训证书》。 


课程大纲
专题
  • 0:0 专题1:《生物安全法》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试听
  • 0:0 专题2:保护生物多样性试听